“中国智慧法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可期。”
10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人民法院这十年”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成效。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副主任陈奇伟、总工程师商成林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李广宇主持发布会。
许建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动法院工作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成支持全国四级法院“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信息系统,创新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促进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有力推进了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据介绍,截至2022年9月,全国四级法院以及9万多个调解组织、35万多名调解员已经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几万件纠纷在平台进行调解。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解决在诉前,这是人民法院通过建设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支撑构建在线多元纠纷解决新格局的一个缩影。
许建峰表示,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打破了部门、区域和层级信息壁垒,构建“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推动建立起自上而下、全面覆盖的“总对总”多元解纷机制,为当事人提供菜单式、集约式、一站式解纷服务。为了做到诉讼服务全天候,人民法院研发上线了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立案、开庭、送达等在线服务,老百姓办理诉讼事务可以全流程、全天候“掌上办”。通过在线方式开展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从平均往返法院近六次减少到只需要一至两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加速推进。据统计,2021年全国法院网上立案1143.9万件,实现疫情期间“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全国法院还全面建设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通过构建多渠道诉讼服务平台,减轻群众诉累。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建成全国法院12368统一调度中心、全国法院统一短信平台,实现12368“一号”全国通办。
“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
发布会上,数据展示出智慧审判系统建设的最新硕果:以往平均耗时15天的上诉案件卷宗移送工作,现在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各类智能审判辅助系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庭审效率提升20%以上……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在审判工作中应用,法官办案向全面现代化迈进。
2016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推进人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法官基于电子卷宗开展阅卷、合议等工作,审理过程全程留痕;案件卷宗信息自动回填、法律知识服务、文书辅助制作、类案自动推送、庭审语音自动转录等智能辅助办案工具大幅减轻了法官的事务性工作;人民法院还大力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让多业务在线协同成为可能。
执行工作是整个司法程序的关键一环。据介绍,人民法院已经建成智慧执行系统,网络执行查控体系支持查询被执行人全国范围内的不动产、存款、金融理财产品、船舶、车辆、证券、网络资金等信息,对各种财产形式做到全面覆盖、一网打尽,破解查人找物难题;构建联合信用惩戒系统,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为破解执行难提供坚强支撑。
据悉,人民法院还推行网络司法拍卖,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成交率、溢价率成倍增长,实现拍卖环节违纪违法“零投诉”。截至2022年9月,全国法院网络拍卖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为当事人节约佣金超过600亿元。
“努力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
司法大数据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晴雨表。
据介绍,人民法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司法公开,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
截至2022年9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2000余万场,访问量超过5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3亿余篇,访问量超过900亿次。
许建峰表示,我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目前已累计汇聚案件信息超过2.8亿件,数据可信度长期稳定在99%以上。同时,开展司法大数据专题分析,建立面向社会治理的司法指数体系,已累计形成专题报告1200余份,有力服务国家立法和社会治理。
记者了解到,人民法院还依托现代科技,重塑了传统的线下审理模式和诉讼流程,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人民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和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不断构建完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推进中国智慧法院由技术领先迈向规则引领。
“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司法模式,着力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继续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许建峰说。
来源:人民法院报
特别提示: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或者“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