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张军强调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开创人民法院事业新局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4月4日,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和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
-
为集中展示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中的司法理念、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法庭从2022年审结的3468件案件中,精选61个典型案例,提炼75条裁判要旨,形成《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要旨摘要(2022)》,现予发布,供社会各界研究和参考。一、专利行政案件1.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案号】(2021)最高法知行终382号【裁判要旨】判断一项涉及商业方法的解决方案是否构成专利法意..
-
二、专利行政案件8.“左旋奥硝唑”发明专利权无效两案【长沙市华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两案】【案号】(2020)最高法知行终475号、(2020)最高法知行终476号【基本案情】南京圣和公司系专利号为200510068478.9、名称为“左旋奥硝唑在制备抗厌氧菌感染药物的应用”以及专利号为200510083517.2,名称为“左旋奥硝唑在制..
-
为进一步总结和发挥典型案例积极作用,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从其2022年审结的3468件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中精选20件典型案例,现予发布。本次发布的案例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两案中,认定各共同侵权人构成共同故意侵权并对外承担全部连带赔偿责任,判赔总额达2.18亿元..
-
一、马某臣、段某娥诉于某艳探望权纠纷案(一)典型意义近年来,(外)祖父母起诉要求探视(外)孙子女的案件不断增多,突出反映了社会生活对保障“隔代探望权”的司法需求。民法典虽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规定,但民法典第十条明确了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按照我国风俗习惯,隔代近亲属探望(外)孙子女符合社会广泛认可的人伦情理,不违背公序良俗。本案依法支持原告探望孙女的诉讼请求,符合民法典立法目的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蔡某勤诉姚某、杨某昊买卖合同纠纷案(一)典型意义本案是适用民法典债务加入规则的典型案例。民法典总结民商事审判经验,回应民商事实践发展需要,以立法形式对债务加入作出规定,赋予民事主体更加多元的选择,对于贯彻自愿原则、保障债权安全、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中,审理法院结合具体案情,依法认定被告向原告作出的还款意思表示不属于债务转移,而是构成债务加入,是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新增制度规则的一次生动..
-
一、乐平市民政局申请撤销罗某监护人资格案(一)典型意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是新时代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案是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民法典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与有关部门合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型案例。本案中,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法撤销了原监护人的监护人资格,指定民政部门作为监护人,同时向民政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协助其更好地履行..
-
导读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获得权和使用权受到法律保护,但是,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应当以诚实不欺为首要前提,否则其获取的财产不仅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其不诚信的行为还可能构成侵权并需承担法律责任。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隐瞒退休事实领取住房公积金、加班工资被索赔的案件。在该案中,员工虽然与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自行在外地办理了退休手续并将已退休的事情予以隐瞒,未如实告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