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法庭上隐瞒事实逾期举证,法院:罚款!

2023-10-12  

作者:天弈成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打印文章

开庭时隐瞒实情,败诉后上诉却又拿出新证据,这会造成怎样的法律后果?近日,南通崇川法院就遇到这样一起案件。

2021年8月的一天,张某驾驶汽车行驶在沈海高速上,因违法变更车道,所驾车辆碰撞到前方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张某汽车副驾驶位上的王某因事故受伤,两车受损。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经鉴定,王某因事故受伤,构成九级伤残。此后,王某向崇川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某赔偿30余万元。案件审理中,王某提到他们一行是去安装空调,法官询问张某是否存在职务行为,张某沉默没有回答。法院经审理,一审判决张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看似毫无争议的结果,张某却提起上诉。在二审审理过程中,张某提出事发时其系南通某贸易公司指派至盐城安装空调,并提交了雇主责任险保单、电子工作证、微信群聊天记录等佐证其主张。因出现新证据,二审发回重审。

近日,南通崇川法院在重审过程中,依法追加贸易公司为共同被告,经重审后认定张某驾车是履行贸易公司的职务行为,并判决贸易公司向王某承担赔偿责任。鉴于张某在原一审中故意不提供证据,故意逾期举证,法院在作出判决的同时,还对张某作出了罚款5000元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训诫、罚款。”

本案中,张某故意逾期举证,该证据的采信与否直接关系到裁判结果。张某在诉讼中进行证据“突袭”,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事实的查明,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不仅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干扰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法院在采纳张某抗辩主张的同时对其司法制裁,有利于引导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树立“诚信诉讼”“及时举证”的规则意识。

 

来源: 江苏法院网                             作者: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 严永宏特别提示: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或者“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推荐新闻

  • 中银律师事务所入选《2021钱伯斯全球法律指南》榜单
  • 谋未来,开新局,中银律师事务所落户孔孟之乡——济宁
  • 齐头并进,众志成城!中银律师事务所2021年第一次总分所联席会议成功召开
  • 携手奋进,共谋发展!中银律师事务所2021年第一次高级合伙人会议暨第一次合伙人大会顺利举行
  • 中银律师成功代理石化行业涉嫌虚开200亿元增值税专用发票案